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0-17
证明力,也称为证据价值,是指证据在认定事实上产生影响的能力。它包括证据的可信性和证明力两个方面。可信性指证据本身是否值得相信,而证明力指证据能否证明待证事实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证明待证事实。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证明力的判断原则上由审判人员自由判断。
证据能力解决的是证据资格问题,而证明力解决的是证据的价值和程度问题。一份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不一定具有证明力,例如被告人的虚假口供虽然是自愿的,但不具备证明力。相反,一份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可能具有证明力,例如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真实口供。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既具备证据能力又具备证明力。在英美法系陪审团参与的审判程序中,证据能力由职业法官裁定,而证明力则由陪审团自由判断。而在大陆法系及我国的参审制下,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由法官和陪审员共同审查判断。
1、立案:当社会上发生涉嫌犯罪的事件时,侦查机关可能会介入调查。经过初步调查后,如果侦查机关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应追究刑事责任,则会立案,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2、侦查:侦查机关在立案后开始进行侦查工作。侦查的目的是找到犯罪人并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审判阶段:法院在收到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除非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法庭审理后,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法院会做出相应的判决:
(1)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则作出有罪判决。
(2)如果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则作出无罪判决。
(3)如果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则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中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产生影响的能力。它在案件中的效果和影响与其证据资料的质量和可信性有直接关系。如需进一步咨询,请登录手心律师网官方网站,免费咨询我们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