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01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涉及到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这些主体在存在特定情形时应当自行回避,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不同的主体在提出回避申请时,其举证责任也不同。
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提出回避申请时,只需提出申请和理由,并不负有举证责任。相反,对于其他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他们需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持。检察机关应当根据这些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以确定是否存在回避情形。
另外,对于检察人员自行申请回避的情况,《刑事诉讼法》和《检察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规定了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根据立法精神和法律知识的要求,对于那些熟知法律规定及回避后果的检察人员,他们在遇到法定回避情形时,应当自行承担举证责任。相关部门则负责核实这些回避情形。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人员回避有六种情形。在审查回避申请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第一种情形中是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第三种情形,举证责任应当由被申请回避的检察人员或承办案件的检察人员承担。因为这些情形在案卷中都有明确记载。
对于第一种情形中检察人员属于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的近亲属及第二种、第四种情形,可以由申请回避的当事人提供证据,也可以由检察机关自行调取证据。
对于第五、第六种情形的回避申请,除非申请人能够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如有被请求回避的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原始资料,否则举证责任应由检察机关的相关部门承担。因为这两种情形不仅有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还涉及到检察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一旦查实,被申请回避人不仅需要回避办理案件,还应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