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20
1. 物证是指通过物品和痕迹的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2. 书证是指通过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的记载内容和反映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以证人证言笔录形式固定,也可以是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的证据。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如果是被害人,他们的陈述也属于被害人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陈述的证据,通常称为口供。内容主要包括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说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应当是口头陈述,以笔录的形式固定。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请求或办案人员的要求下,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笔书写供词。刑讯逼供或以欺骗、引诱等方法套取口供是严禁的。
鉴定结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鉴定人应当回避,如果有法定的回避理由。
刑事诉讼中收集证据的主体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其他机关无权收集证据。
刑事证据的收集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与程序进行。尽管我国没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刑事诉讼法律中仍然对非法取证作了禁止性的刚性规定。违反刑事诉讼法律规定非法收集证据的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事诉讼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的客观性指的是作为案件证据的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而不是主观想象、猜测和捏造的事物。
证据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
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的形式、收集、出示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采证标准,为法律所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