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认定的深入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共同犯罪中刑事责任的认定的深入分析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30

 
317110

刑事责任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差异

刑事责任是指根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的法律责任。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后,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负刑事责任。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不同被告人,由于年龄、主观恶性、作案行为的重要性、认罪态度、自首和立功情节等方面的差异,他们被认定的刑事责任也不尽相同。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表现了我国刑法的"宽严相济"的特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和谐。

案情

公诉机关:山西省太原市某某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甲某,男,满族,无业,住晋中市榆次区某号。

被告:乙某,男,汉族,x学校学生,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丙某,男,回族,无业,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丁某,男,汉族,无业,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号。

被告:戊某,男,汉族,无业,住朔州市某号。

被告:己某,男,汉族,x学校学生,住宁武县某号。

被告:壬某,男,汉族,无业,住河北省保定市某号。

被告:癸某,男,汉族,无业,住太原市迎泽区某号。

经一审法院依法查明,2013年2月17日23时15分许,被告人甲某与被告人壬某经事先预谋,由被告人壬某提供被害人高某等人的活动信息,被告人甲某伙同被告人乙某、丙某、丁某、戊某、己某、癸某在本市迎泽区某台球厅,采用暴力和胁迫方法抢劫被害人高某等四人人民币共计9600元。

案发后,被告人癸某于2013年4月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其家属主动退赔被害人高某等人人民币10000元,并得到被害人谅解。2013年3月15日,被告人丁某到x区公安分局投案;2013年3月8日,被告人乙某带领x区公安分局民警抓获被告人丙某。

审理

法院认为,被告人甲某、乙某、丙某、丁某、戊某、己某、壬某、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当场强行劫取他人财物,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健康权,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判处:

一、被告人甲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二、被告人乙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三、被告人丙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四、被告人丁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五、被告人戊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六、被告人己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七、被告人壬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

八、被告人癸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评析

在同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不同的被告人由于具体的主体条件、犯罪情节、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是否累犯、是否自首坦白等方面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

本案中,被告人丙某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再故意犯罪,所犯之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告人丙某系累犯,应从重处罚。被告人壬某有劳教劣迹,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从重处罚。八被告人一次抢劫多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考虑到具体情节,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丁某、癸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当庭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丁某、癸某系自首,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甲某、乙某、丙某、戊某、己某、壬某均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均可从轻处罚。被告人乙某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丙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乙某系立功,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癸某还有一个"主动退赔被害人全部赃款,得到被害人谅解"的情节,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乙某、己某、癸某作案时未满18周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从轻减轻处罚。被告人壬某认为,其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帮助犯的辩护意见,法院没有采纳,但对其未分到赃款的意见,法院在判决时,酌情给予了考虑。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同一犯罪中,每个人都必须判处相同的刑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做到罪责相适应,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

延伸阅读
  1. 一、企业员工的拘留期限与处理方式
  2.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3. 集团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构成要素
  4.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5. 团伙作案从犯怎么处理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4. 侦查期限的计算
  5.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