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下来后执行的时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法律知识

民事判决书下来后执行的时间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8

 
316819

民事判决书的执行期限

在民事诉讼中,第一审判决书送达原被告双方后15日内即发生效力。也就是说,从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的15日内,您就可以向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对于第二审判决书来说,由于是终审,自判决宣判之日起即可进行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时限为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一般情况下执行程序会在6个月内完成。法院会要求您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对于车辆、房产以及其他不动产来说,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民事强制执行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此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还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三条和第八十四条规定,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申请人是公民,则申请执行的期限为1年;如果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其他组织,则期限为180日。根据《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在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非有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根据《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在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下,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可以在90日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判决的生效情况和申请人或被申请执行人的身份不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也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执行人中有一方是自然人即个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应在判决书生效后的一年内向法院提起申请。

2. 如果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是单位,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应在6个月内向法院提起申请。超过法定期限后,法院将不予保护,即无法对被申请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

(一) 执行的合法性原则

执行的合法性原则要求执行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执行合法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执行活动必须有法定的生效法律文书作为依据,没有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未生效或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种类,都不能启动执行程序。其次,采取的执行措施不能超出法定范围。执行人员在采取执行措施时,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措施的规定。最后,执行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例如,在执行措施采取之前,执行人员必须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只有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二) 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执行标的指的是人民法院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

(三)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四)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既要采取强制手段,又要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动履行。

(五) 协助执行原则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协助执行,应依法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延伸阅读
  1. 允许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主要有哪些
  2. 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需要什么材料
  3. 判决生效后两年未执行如何处理
  4. 被害人在判决前能否要求返还被捕地
  5. 子女抚养费起诉状如何写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执行公务致人死亡要赔偿吗
  2. 社保卡里的钱能被司法冻结吗
  3. 失信被执行人结案后多久解除
  4.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有车吗
  5. 离职后扣押私人物品算违法吗
  6. 索要工资仲裁申请书范本怎么写
  7. 被执行人工作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