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8
近年来,货物运输中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当货物丢失或损坏时,如果货物未保价,承运人通常会运用责任限额条款来限制其责任。这导致托运人往往只能获得很低的赔偿金额。在此类纠纷中,托运人往往声称货运协议中的责任限制条款是承运人提供的,明显违反公平原则,属于无效的霸王条款。然而,法院的判决却大多不支持托运人的诉求。本文将探讨责任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并提供一些建议。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托运协议中的责任限制条款。根据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因此,并不是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一定归于无效,只要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这样的条款也是有效的。
在本案中,托运协议中已用较大的加粗字体注明“以上条款托运人须仔细查阅,能遵守者方可签字”,这证明承运人已以合理的方式提请托运人注意格式条款的内容。托运人在签字确认时已经知晓对于未保价货物,承运人可以适用责任限制条款。因此,法院判决承运人适用责任限制条款对托运人进行赔偿,这是合法合理的。
为了满足托运人的赔偿需求,承运人还制定了保价制度。托运人可以支付一定的保价费用,相当于购买运输保险。当保价物品发生灭失或损毁时,承运人不得适用责任限制条款,而是按照物品保价的金额全部或按比例赔偿。这样的制度既满足了托运人的需求,也能够区别对待不同价值的货物,保护托运人的权益。
本案可以给各托运人一些启示。托运人在托运贵重物品时,除了选择信誉较好的运输公司外,应重视保价条款的效力。尽量给物品保价,不要因为保价费用高或心存侥幸而放弃保价。另外,如果对货运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中的责任限额和保价金额有异议,可以与货运公司协商后另行约定。
根据以上分析,托运协议中的责任限制条款是有效的。托运人在签署协议时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条款,尤其是责任限制条款。同时,托运人应重视保价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后,如果对格式条款有异议,可以与货运公司协商并另行约定。
(引用法条:《货运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八条、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第三百一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