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期的法律定义及意义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追诉时效法律知识

追溯期的法律定义及意义解析

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24-05-19

 
316128

追诉时效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追诉期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追诉时效的具体期限

根据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取决于犯罪的性质和法定最高刑的刑期。

1.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那么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那么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3.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那么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在20年之后,如果认为有必要继续追诉,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才能继续追诉。

延伸阅读
  1.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2.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3. 醉驾拘役期间是否可以通信自由
  4.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概念
  5.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要约承诺的生效日期
  2. 重婚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3.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
  4.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6.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7. 律师函的定义与作用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