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骗儿童罪:法律视角下的犯罪与惩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拐骗儿童罪:法律视角下的犯罪与惩罚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8-11

 
315628

拐骗儿童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拐骗儿童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该罪的对象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客观要件

拐骗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

拐骗儿童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给儿童喜欢的食物、玩具、衣服等,骗取儿童的好感后将其拐走。对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则常常以献殷勤、假意帮助照看孩子、表示喜爱儿童等手段骗取信任后,寻找机会将儿童骗走或将婴儿偷偷抱走。总之,使用各种手段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是该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是指使儿童脱离与父母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地方。脱离监护人是指使儿童脱离依法对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负责监督和保护的人。

三、主体要件

拐骗儿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拐骗儿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将拐骗的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也可能是为了使唤或奴役,或者出于对儿童的喜爱。虽然拐骗儿童的人主观上可能并不想伤害儿童,但是他们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使受骗儿童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给儿童的父母和其他亲人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也对社会正常秩序构成威胁。因此,对于拐骗儿童的犯罪行为,不论其动机、目的如何,都不应忽视其社会危害性,必须给予应得的惩罚。

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一、客体要件的区别

拐骗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而拐卖妇女、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因此性质不同。

二、犯罪对象的区别

拐骗儿童罪的对象仅限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对象范围更广,既可以是成年妇女,也可以是儿童。

三、犯罪目的的区别

拐骗儿童罪主要是为了收养或使唤、奴役儿童,而拐卖妇女、儿童罪则是为了贪图钱财,进行贩卖牟利。如果拐骗儿童是为了贩卖牟利,则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处罚

犯拐骗儿童罪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在量刑时,对于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对造成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忧虑成疾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都应依法加重处罚。

延伸阅读
  1. 贩卖人口罪是否适用死刑
  2. 拐骗儿童罪的构成要件
  3. 绑架小孩自己养属于什么罪
  4. 拐骗儿童罪立案标准解析
  5. 拐骗儿童罪立案标准和构成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下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讨论
  2. 如何确定拐骗未成年少女行为?
  3. 拐骗儿童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4. 拐骗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5. 拐骗儿童罪:法律视角下的犯罪与惩罚
  6. 揭秘诱骗儿童罪:法律视角下的关键问题
  7. 拐卖儿童罪与拐骗儿童罪区别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