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24-04-03
人民调解是什么?治安调解又是什么?他们二者中有没有联系和区别?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后,他们各自所制作调解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后反悔,有没有救济措施?
人民调解,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在我国的《宪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人民调解工作均有明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性质、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种类与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效力的认定等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人民调解协议确定为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强化了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人民调解是依靠通过人民群众自己选举出的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治安调解,又称公安行政调解,是政府部门调解的一部分,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治安调解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当事人的行为必须是已经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而且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二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
三是当事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是较轻的;
四是当事人各方有自愿接受调解的意愿;
五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适用调解的。
对于治安调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中均有明确规定。因此,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调解进行处理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是一种具体公安行政行为。
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都是“大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性质不同,在适用中不能相互替代。治安调解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的立法本意来看,将治安调解单独规定于治安处罚法之内,就显示治安调解有存在的法律价值及依据,不能用人民调解来替代。实际上若强行用人民调解来替代治安调解,那么公安机关是要承担因使用不同性质的调解而产生的司法风险。
其司法风险主要体现为:
《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而《治安调解协议书》是不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的,其结果是若当事人事后反悔,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是完全不同的。治安调解协议签订后当事人若反悔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人民调解协议签订后反悔的,当事人只需持协议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履行即可,法院只对协议进行审查与认可,对原纠纷不再重新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