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立案标准探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违规行为法律知识

遗弃罪立案标准探讨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22

 
313840

遗弃罪的追诉时效

一、遗弃罪的追诉期限

根据犯罪追诉时效的一般原理,遗弃罪的追诉期为10年(刑法第87条第2款)。然而,遗弃罪是一种典型的继续犯,即犯罪行为一经实施,就持续地对被害人的权利造成侵害,直至侵害行为停止。

根据刑法第89条第1款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之日起计算,若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或持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对于遗弃罪,追诉期限不是从行为人的遗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应从遗弃行为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

在司法实践中,许多被遗弃的人大多为年幼有残疾的儿童或年老痴呆的病人,还有一些是将病人遗弃在医院一走了之,导致被遗弃者或因年幼、痴呆而无法说清遗弃人的情况,或是医院无法找到遗弃人而使案件拖延多年。

目前,国内已知遗弃行为时间最长的案件竟达27年。由于遗弃案件时间的延长,案件中的当事人双方即遗弃人与被遗弃人的基本情况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在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上,既需要查明遗弃行为发生时的情况,也需要查明当事人双方的目前情况,通过分析确定遗弃行为的终了日期,最后决定是否应当追诉。

二、遗弃人和被遗弃人的情况变化

1. 遗弃人的情况:

(1) 遗弃人主动停止侵害并重新扶养被遗弃人,其遗弃行为自重新扶养被遗弃人之日起视为终了。

(2) 遗弃人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其遗弃行为自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

(3) 遗弃人因下岗、失去工作或患病而暂时失去扶养能力,其遗弃行为不能视为终了,而应视为追诉期的暂时中止,待遗弃人再次上岗、重新获得工作或病愈之日起继续计算。

2. 被遗弃人的情况:

(1) 被遗弃人在被遗弃期间死亡,遗弃人的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死亡之日起视为终了。

(2) 被遗弃人长大成人或病愈复康,自身已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此时,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

(3) 被遗弃人因病或因残终身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遗弃人应承担被遗弃人终身的扶养义务,直至遗弃人自身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其遗弃行为才能视为终了。

(4) 被遗弃人被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且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与被遗弃人签订收养协议并经法律程序确认的,自协议生效之日起,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应视为终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情况只是假设,实践中尚未出现。

延伸阅读
  1. 虐待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2. 遗弃罪有立案标准吗
  3. 遗弃罪立案标准
  4. 遗弃罪立案标准探讨
  5. 遗弃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嫖娼被抓到了现在有什么刑事责任吗
  2. 治安拘留算刑事案件吗
  3. 打架构成轻伤害的量刑
  4. 如何处理恋爱同居暴力
  5. 殴打他人致伤:法律如何裁定刑罚?
  6. 党员拘留要开除党籍吗
  7. 营运车辆误工费的支付责任及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