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仲裁多长时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经济纠纷仲裁多长时间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30

 
313218

一、经济纠纷仲裁多长时间

  经济纠纷仲裁一般需要五十日,长则六十五日。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及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经济纠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五十日,长则六十五日。

  

二、经济仲裁适用情形

  1、涉外经济仲裁,主要处理国际贸易中带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争议。1956年以来,我国政府也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设立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现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关仲裁委员会,负责解决对外贸易和远洋运输中产生的一切争议。

  2、国内经济仲裁。专门解决业主与雇佣者,承包人与发包人、专职开业医生与病人之间有劳资关系,权利、利益等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采用仲裁的办法解决国内经济合同中产生的一切争议。在我国一般只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仲裁委员会。

三、法律对经济仲裁时效的规定

  纵观中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未见涉及经济纠纷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由此,依照《仲裁法》第74条的规定,经济仲裁时效适用相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的法定期间。即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不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就丧失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按照法律的规定,普通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则不予保护。

  特殊仲裁时效是指普通仲裁时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时效。例如,《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因国际贷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纠纷仲裁多长时间的相关内容。因为经济纠纷追求的是效率,相比于诉讼,仲裁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纠纷,所耗用的时间会更短,一般来说,经济纠纷仲裁需要五十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您对经济纠纷仲裁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十四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延伸阅读
  1. 检察院反贪局立案要多长时间
  2. 刑事诉讼中被诉人的答辩期限有多长时间
  3. 公证遗嘱需要多长时间
  4. 工程款追讨期限为多长时间
  5. 不当得利纠纷休庭是多长时间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市级仲裁委隶属哪个部门管辖
  2.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管辖
  3. 个人财产受到损害可以仲裁吗
  4. 服刑人员可以登记选民吗
  5.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6. 仲裁从立案到裁决要多久
  7. 集体讨要工资如何申请仲裁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