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3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业贿赂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犯罪事实、达到法定数额、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商业贿赂罪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这些单位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工作人员通过合法的职务活动使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为了规范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相关法律建立了明确的管理制度。商业贿赂罪就是对这套管理制度的直接侵犯,导致单位管理层的腐败,危害单位的根本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
商业贿赂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权以及与这些职权相关的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有求于其职务行为的请托人索要财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办事,接受请托人主动送给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工作人员通过索要或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实现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无论是否实现,都不影响罪行成立。数额较大是指接受的贿赂数额较大。接受了数额较大的贿赂,则构成该罪的既遂。
商业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领导、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如董事、监事、经理、厂长、财会人员等。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组织领导以及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的人员。对于国有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的情况,不构成商业贿赂罪,而应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商业贿赂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主体的故意,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故意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接受或索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