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和缺席判决:专业律师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和缺席判决:专业律师解读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5-29

 
312736

申请撤诉的条件和程序

原告主动申请撤诉

原告在案件受理后一审裁判作出之前提出撤诉申请,该申请应当真实反映原告的意思,并且必须经过法院的准许。

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可能向原告承诺改变具体行政行为,以促使原告撤诉。为了避免被告在原告撤诉后不履行承诺的情况发生,法院在审查时应当注意这种现象。

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

如果经过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虽到庭但未经法庭同意而中途退庭,法院将视为申请撤诉。

法院裁定撤诉问题与当事人自由处分其诉权原则相关。当事人自由处分诉权的基础是自愿的。然而,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常常以各种方式对原告施加压力,为保障当事人自由处分诉权,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行政争议,更在于体现司法审查的意义,约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时,原告撤诉可能导致违法行政行为逃脱法律制裁,或者原告与被告达成私下协议而撤诉,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因此,法院有责任对此进行审查。

关于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和实践效果,可以参考何海波在《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中的论文《行政诉讼撤诉考》。

缺席判决的情况

以下情况下,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

经过合法传唤后,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到庭后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

原告申请撤诉但法院不准许,且原告拒不到庭

原告虽然申请撤诉,但法院不准许,且原告拒不到庭。

原告未申请撤诉,但经过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仍拒不到庭

原告未申请撤诉,但经过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后,原告仍然拒不到庭,法院认为原告仍需继续参加诉讼。

延伸阅读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重要原告不出庭怎么办
  3. 证据不足撒诉书如何写
  4. 缺席审理能调解吗
  5. 被告反诉后原告还能撤诉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协商解决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