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影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影响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25

 
312574

无效民事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无效民事行为

广义的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行为。虽然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无效民事行为作出明确定义,但从该法第58条所列举的7种无效民事行为来看,许多学者认同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效力待定的行为没有严格区分。

狭义的无效民事行为

狭义的无效民事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行为。与可撤销、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不同,狭义的无效民事行为强调其违法性特征,并与其他类型的民事行为进行严格区分。

无效民事行为的本质属性

无效民事行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违法性。一方面,无效民事行为的违法性指的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违法性指的是违背了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因此,无效民事行为在本质上具有违法性。

延伸阅读
  1. 广西男孩因触电受伤获得合理赔偿
  2. 非法经营是否可解除承包合同
  3. 法院判决解除加盟合同有效吗
  4.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5. 夫妻财产公证后离婚的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