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是否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遗弃罪是否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

点击数:57 更新时间:2024-04-22

 
311582

遗弃罪的立案程序及标准

一、遗弃罪的立案程序

遗弃罪是一种刑事犯罪,不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公安机关负责决定是否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遗弃罪原则上属于公诉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者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只有在检察院不提起公诉的情况下,被害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遗弃罪,此时法院可以作为自诉案件受理,被告所在地法院可以受理自诉案件。

二、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遗弃罪的立案标准是当被告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但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时。

三、遗弃罪的认定

1. 与虐待罪的界限(1)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既侵犯了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的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2)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3)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4)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人。2. 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但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打伤、刺伤、烧伤等。(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且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但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3. 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逃避或转嫁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而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来转嫁扶养义务,则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方式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
延伸阅读
  1. 支付宝转账300能不能报警
  2.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3.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4. 非法集资受害者怎么办追回本金
  5. 非法集资款能要回来吗

犯罪热门知识

  1. 犯罪未遂的定义和分类
  2. 准备工具的使用与犯罪预备的界定
  3.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4.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5. 医疗事故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改进路径
  6. 犯罪构成与违法性质之辨析
  7. 套现从犯量刑多久结案的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