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26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发包人是具备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资格的合法继承人。发包人应具备法人资格或者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等证件。建设工程项目在合法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对外发包。
在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由于审查发包人主体资格不严格,有些承包人在不清楚发包人主体资格的情况下就签订了合同。当发生纠纷时,承包人往往不知道以谁为被告更有利,更能维护自己的利益。确定被告是提起诉讼的条件之一,因此在建设工程承发包纠纷中,承包人需要仔细考虑签订合同的主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与合同的关系、民事责任承担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因素,才能选择确定被告。
根据合同内容,可以将签订合同的发包人确定为被告;在共同发包的情况下,可以将合同中的各个发包人都列为被告;如果签订合同的发包人与实际发包人不一致,需要找出实际发包人,以便确定被告或将签订合同的发包人和实际发包人列为共同被告。在确定发包人作为被告时,应综合考虑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以达到诉讼的目的。
首先,应审查发包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并是否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手续。
其次,需要审查各种审批文件上建设单位的主体是否与发包人的主体一致。作为发包人,必须具备合法性,才能在法律意义上成为发包人。
对于建设项目中的合作建设情况,一方出资,另一方出地等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确定发包人的主体资格。根据《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时,合作各方可以共同组成新的法人实体、合伙性质或协作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