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12
根据《合同法》第272条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这是因为转包行为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一些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压价转包给他人,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工程建设费用大幅减少,严重偷工减料。同时,一些建设工程转包后落入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包工队中,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引发重大质量事故。
承包人擅自将其承包的工程项目转包,破坏了合同关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在建设工程合同订立过程中,发包人经过慎重选择与其所信任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人订立合同。承包人的转包行为违背了发包人的意愿,损害了发包人的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要分析转包的本质属性,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转包后,转包人是否退出了原合同关系,原合同关系是否终止?
第二,转包后,转承包人是否取代了原合同中承包人的当事人地位,如果不是,转承包人与原合同的发包人之间建立了什么样的合同关系?有观点认为,在转包的情况下,转包人退出原合同关系,转承包人取得了原合同中转包人的当事人地位。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虽然转包在理论上可归属于合同的转让范畴,即权利与义务的概括转让,但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转包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70条、《建筑法》第28条以及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转包行为是无效的。因此,转包并不适用于我国《合同法》关于权利与义务转让的规定。
在转包的情况下,无论转包人是否取得原合同发包人或承包人的同意,转包行为均是无效的。然而,依法定程序进行的合同转让是合法有效的,只要转让方取得合同相对方的同意,转让行为就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