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标罪的立案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投标法律知识

串通投标罪的立案标准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8-25

 
310025

串通投标罪的定义和立案标准

串通投标罪的定义

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八条,涉嫌串通投标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2、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投标活动的参加人采取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六条,涉嫌串通投标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2、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3、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4、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

在串通投标罪中,直接经济损失指的是行为人串通投标的行为给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所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对其他参与招投标活动者采取威胁和欺骗的定义

在涉及串通投标罪的情况下,"威胁"是指行为人对投标招标活动的其他参加人采用精神强制的方法使其产生恐惧,而被迫接受行为人提出的招投标条件的行为;"欺骗"是指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其他招标人、投标人"自愿地"接受行为人提出的招投标条件的行为。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串通投标罪的相关问题,我们为您推荐以下文章:- 串通投标罪- 关于招标投标犯罪的立法完善- 投标人收买竞争者 无锡首例串标案宣判
延伸阅读
  1. 串通招投标罪立案标准
  2. 串通投标罪立案条件详解
  3. 串通投标罪立案标准
  4. 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哪些
  5. 串通投标罪数额标准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中标通知书的定义和作用
  2. 公平、公正评标原则
  3. 工作人员开标前泄露标底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4. 中标项目未动迁,开发商重新招标
  5. 法律咨询:投标担保范围有哪些
  6. 招投标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7. 组建评标委员会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