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被警察查后的资金如何处理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法分子会通过许诺高额回报的方式骗取公众进行投资,其实这种行为通常是属于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涉案的资金往往是比较巨大的,那么非法集资被警察查后的资金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非法集资被警察查后的资金处理方式
一、非法吸收资金的追缴和处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同时,根据该意见关于涉案财物的追缴和处置问题,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非法吸收的资金用于向集资参与人支付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的,应当依法追缴。如果集资参与人本金尚未归还,所支付的回报可以折抵本金。
2. 如果非法吸收的资金及其转换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应当依法追缴:
- ①他人明知是上述资金及财物而收取的;
- ②他人无偿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 ③他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 ④他人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 ⑤其他依法应当追缴的情形。
3. 易贬值且保管养护成本较高的涉案财物可以在诉讼终结前按照有关规定变卖或拍卖,所得价款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保管,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置。
4. 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一般应在诉讼终结后返还集资参与人。如果涉案财物不足以全部返还,应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
二、违法所得的追缴和退赔原则
在办理非法集资案件时,侦查机关为了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通常会将涉案公司和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财产查封、扣押、冻结,而没有对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和涉案的赃款、赃物进行区分。然而,在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时,法院在处理在案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时,必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新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调查财物的权属情况。根据《新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六十六条和第三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如果确属违法所得或者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应判决返还给被害人或没收上缴国库。对于被害人未认领的财物,应上缴国库。对于属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财物,应在赔偿被害人损失和执行财产刑后及时返还给被告人。
三、非法集资案件资产处置方式
从法律层面来看,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案件中的涉案财产必须等到法院终审判决后才能处理。这是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即在未经法定程序确定之前,任何人在法律上应被视为无罪。因此,在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之前,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案的涉案财产的权属不能发生变化,仍然属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有,相关部门只起到代管的角色。非法集资案件的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1. 公安机关先期处置方式:公安机关可以采取查封、冻结、扣押和追缴等措施对涉案资产进行先期处置。追缴、查封、冻结和扣押涉案资产的工作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
2. 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全面处置方式: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可以采取资产确权、变卖、拍卖、实物资产出租、债权人会议、债转股、债务转移、管理人制度、破产清算、变现及兑现等方式进行全面处置。通常情况下,全面处置方式的启动时间是在人民法院接到移送起诉的卷宗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