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经济侦查立案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法律知识

公安经济侦查立案标准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3-08-22

 
307982

公安经济侦查立案标准

(一)走私假币案(刑法第151条第1款)

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追诉。

(二)虚报注册资本案(刑法第158条)

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 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3. 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4.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 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本的;
    2. 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

(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159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
  2.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 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 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四)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刑法第160条)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发行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2. 伪造政府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3. 股民、债权人要求清退,无正当理由不予清退的;
  4. 利用非法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5. 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6. 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刑法第161条)

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造成股东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 致使股票被取消上市资格或者交易被迫停牌的。

(六)妨害清算案(刑法第162条)

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七)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案(刑法第162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 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

经济犯罪的立案条件

(一)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

  1. 认为有犯罪事实;
  2. 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二)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报案人报案时需提供如下资料:

  1. 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和复印件,单位报案的带备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非法人代表报案应携法人代表授权书),报案人应在复印件上注明提供的时间及写上"与原件相同",签字盖章(或捺印指纹)。
  2. 书面报案材料以及举报犯罪事实的相关证据材料,并应签字盖章(或捺印指纹)。
  3. 有关部门移交的案件,要有案件移交函、移交清单、调查(稽查)报告书、证据材料等。

经济犯罪的特征

(一)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具有经济的内容;

(二)经济犯罪的主体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上述三类人员不构成这类犯罪;

(三)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的物质利益一定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从总体上看,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行为。

并认为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基本罪名:指的是法律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罪名,包括贪污罪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

(二)选择罪名:及法律虽未规定须以利用职务之便作为一定的构成要件,但却明确规定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形予以从重的罪名,包括走私罪和投机倒把罪等。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犯罪指的是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经济流通领域、分配及调节领域、消费领域与经济管理领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经济犯罪是指以获取巨大经济利润为目的,以进行非法经济管理和非法经营活动为手段,危害国家正常经济秩序的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由此可见犯罪必须具备两个本质属性:

一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性。

如果相关的经济刑事案件发生到了自己的身边就应该立马向公安进行报案,第一时间进行保护。

延伸阅读
  1.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立案标准
  2. 非法集资会没收老婆的财产吗
  3. 法律上对非法集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4. 政府临时工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5. 非法集资款怎么退还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3. 股权代持协议
  4. 财产清查的法律方法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代持股份是否享有分红权
  7.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