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机动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盗窃机动车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09-17

 
305376

关于打击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活动的规定

一、司法机关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活动,堵塞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司法机关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予以协助。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依法办案的,依照刑法第277条第1款的规定处罚。

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的处罚

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依照刑法第312条的规定处罚。对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拆解、改装、拼装、典当、倒卖的,视为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依照刑法第312条的规定处罚。

三、车辆交易市场和相关企业的责任

国家指定的车辆交易市场、机动车经营企业(含典当、拍卖行)以及从事机动车修理、零部件销售企业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是盗窃、抢劫的机动车而予以窝藏、转移、拆解、改装、拼装、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依照刑法第312条的规定处罚。单位组织实施上述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罚。

四、共犯论处

如果行为人事先与盗窃、抢劫机动车辆的犯罪分子通谋,分别以盗窃、抢劫罪的共犯论处。

五、机动车交易的合法性

机动车交易必须在国家指定的交易市场或合法经营企业进行,其交易凭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验证盖章后办理登记或过户手续。私下交易机动车辆属于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以收购赃物罪定罪处罚。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是赃车购买的,以收购赃物罪定罪处罚。明知是赃车而介绍买卖的,以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共犯论处。

六、非法出售机动车发票的处罚

非法出售机动车有关发票的,或者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机动车有关发票的,依照刑法第209条的规定处罚。

七、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相关证明文件的处罚

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机动车入户、过户、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280条第1款的规定处罚。

八、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赃车入户、过户、验证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85条、第386条的规定处罚。

九、公职人员的职务失职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佝私舞弊,致使赃车入户、过户、验证的,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处罚。

十、公安人员的违法行为

公安人员对盗窃、抢劫的机动车辆,非法提供机动车牌证或者为其取得机动车牌证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依照刑法第417条规定处罚。

十一、追缴被盗窃、抢劫机动车辆及其价款

对犯罪分子盗窃、抢劫所得的机动车辆及其变卖价款,应当依照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追缴。

十二、购买赃车的处理

对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应将车辆无偿追缴;对违反国家规定购买车辆,经查证是赃车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和第114条规定进行追缴和扣押。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结案后予以退还买主。

十三、使用非法手续为赃车入户、过户的处罚

对购买赃车后使用非法提供的入户、过户手续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入户、过户手续为赃车入户、过户的,应当吊销牌证,并将车辆无偿追缴;已将入户、过户车辆变卖的,追缴变卖所得并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十四、返还被盗窃、抢劫机动车辆

对直接从犯罪分子处追缴的被盗窃、抢劫的机动车辆,经检验鉴定,查证属实后,可依法先行返还失主,移送案件时附清单、照片及其他证据。在返还失主前,按照赃物管理规定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

十五、案件立案和协作

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由案件发生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赃车流入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跨地区系列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必要时,可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立案侦查。

十六、被追缴的机动车的处理

各地公安机关扣押或者协助管辖单位追回的被盗窃、抢劫的机动车应当移送管辖单位依法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或者索取费用。拖延不交的,给予单位领导行政处分。

十七、对“明知”的界定

“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视为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一)在非法的机动车交易场所和销售单位购买的;(二)机动车证件手续不全或者明显违反规定的;(三)机动车发动机号或者车架号有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四)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机动车的。

十八、规定的执行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对侵占、抢夺、诈骗机动车案件的查处参照本规定的原则办理。本规定公布后尚未办结的案件,适用本规定。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和量刑
  2. 醉驾共犯一般判几年
  3. 抢夺罪的其他严重情节
  4. 车祸受害人是否可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
  5. 路人指使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共犯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3.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4.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