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保证期间是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法律对保证期间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03

 
305055
法律对于保证期间的规定为:保证期间由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一般保证期间如何起算
  2. 在保证合同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未经保证人同意变更主合同,保证人免责吗
  3. 保证人对主债权转让等责任问题包括了哪些
  4. 保证责任的免除
  5. 保证人在保证期间死亡怎么办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民事债务案件进入个人征信吗
  2. 个人无法偿还债务会影响子女吗
  3. 银行债务可以个人背债吗
  4. 怎样行使撤销权,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
  5. 催收公告能做证据吗
  6. 欠债还不起自杀债权人是否有责任
  7. 借款人在p2p网贷平台有借款上限吗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