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12
记者: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必须进行清算。但是如果公司不进行清算,哪些人可以请求法院启动公司清算程序?
金: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目前仅规定了债权人的清算申请权,对股东或者公司能否请求法院指定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未作规定。然而,我们认为,在公司解散后,股东或者公司也应有权申请法院启动强制清算程序。这是因为公司不及时进行清算不仅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还可能损害部分股东的利益。股东作为公司的利害关系人,拥有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这种权利是对公司的债权,只是在外部债权清偿之后才能得到满足。我国《公司法》承认债权人的清算申请权,因此并没有必要限制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
记者:特别清算应适用何种程序?是否实行两审终审?
金:目前公司法第184条对于特别清算的程序及是否实行两审终审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债权人请求法院强制清算应当作为非诉案件,类似于破产程序的启动,不应视为一般的诉讼程序。因此,债权人不宜被列为“原告”,而应被列为“申请人”。根据《公司法》第184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受理该申请”,可以看出这是一项申请而非起诉的程序。
记者:清算义务人和清算人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金:在清算程序中,首先需要确定清算义务人,由清算义务人选任清算人,并由清算人接替原公司法人机关执行清算事务,清理债权和债务。因此,清算义务人和清算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清算义务人是指在公司解散后依法负有组织清算人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清算的责任主体,也可称为清算主体。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清算人,也可称为清算组,是指公司解散后由清算义务人依法成立的组织,负责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和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包括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在清算程序中,公司原有代表和执行业务的机关丧失职权,由清算人代表公司行使权力。因此,清算人是清算中公司的代表人和业务执行机关,对内执行清算业务,对外代表清算中公司。
记者:清算过程中,公司法人人格还存在吗?此时公司具有什么法律地位?
金:在公司解散后,公司的法人人格仍然存在,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清算。因此,公司的权利能力仅限于清算范围内,不得从事清算目的外的其他法律行为。如果公司超越清算范围继续从事经营业务,依法不发生法律效力。清算中的公司法人人格并不随公司解散而消失,在清算目的范围内仍然是同一法人。
企业法人解散后,其债权债务未清理完毕的,其性质属于清算法人。清算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不因企业解散而消失。清算法人享有清算范围内的民事权利,可以从事以清算为目的的民事行为,并以清算法人的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记者:原司法解释中将清算组织列为独立的诉讼主体,允许其以清算组织的名义参加诉讼,这一规定是否将继续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