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后的执行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法律知识

刑事判决后的执行程序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3-09-02

 
303737

刑事判决后的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的定义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依法对其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的各种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但并非判决、裁定的整个执行过程和一切活动都属于刑事诉讼的范围。

执行的内容

执行活动包括两个方面:1.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2.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如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而执行机关对罪犯的监管、教育、组织劳动等则不具有诉讼活动的性质,而属于司法行政活动。执行要求合法、及时。

执行的类型

执行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2.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3. 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的执行4. 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5. 罚金、没收财产的执行6. 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执行的变更

执行的变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死刑执行的变更2.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3. 暂予监外执行4. 减刑和假释5. 对新罪和漏罪的追究6. 对错判和申诉的处理

刑事执行的依据

判决和裁定的法律效力

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2.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3.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4. 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执行主体

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主体

生效判决和裁定因内容不同,执行主体也不相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和裁定,以及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判决,均由人民法院自己执行。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暂予监外执行、徒刑缓刑、假释以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和裁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在交付有关部门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案件的性质和刑罚的不同,把判决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规定的有关部门执行。
延伸阅读
  1. 法院审理阶段能否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2. 侦查期限是否包括补充侦查,侦查期限延期规定有哪些
  3. 法院刑事案件开庭程序解析
  4. 拘传的变更和解除的程序怎么走
  5.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的概念与法律依据是什么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提供财产线索法院不执行怎么办
  2. 执行通知一般规定多久还款
  3. 强制执行和解后冻结解除吗
  4. 军人伤残抚恤金能不能强制执行
  5. 出国冻结资金要多久
  6. 失信被执行人不能住所有酒店吗
  7. 已经查封房产还能否执行工资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5.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6.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