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解散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20

 
29910

一、解散员工赔偿标准

1. 劳动合同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公司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时,对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存在一些困惑。根据该法的规定,对于在本法施行之前已经存在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终止时,如果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分段计算的原则进行。有人认为,公司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结束是否应该给予补偿,这是因为新旧法律规定存在不一致。然而,《劳动法》并未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分段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原则,2008年之前由于《劳动法》没有相关规定,所以用人单位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关于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的表述原文为:“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2. 上海市劳动合同实施条例规定

虽然《劳动法》没有明文规定公司解散导致的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应该给予经济补偿,但是上海市颁布实施的《上海市劳动合同实施条例》对此种情况已经作出明确规定。根据该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解散也是劳动合同终止的一种情形,如果用人单位根据此情形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对于公司解散而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年前的补偿金应当一并计算在内。

二、解除员工赔偿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以下是合同解除的条件:

1. 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六条)

2. 劳动者提前通知

劳动者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

3. 用人单位违约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五)因《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六)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1. 公司更名签合同赔偿吗
  2. 公司法人不让退股怎么办
  3.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4. 未婚先孕被辞退赔偿
  5. 公司搬厂员工不去怎么赔偿法律法规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及其法律含义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向银行贷款吗
  3. 企业改制属于重组的定义方式都有哪几种?
  4. 管理层收购存在什么风险
  5. 并购与收购的区别与联系
  6. 女方要求离婚是否可以要回彩礼
  7. 公司分立后原应税合同需重签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