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的中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法律知识

探视权的中止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15

 
295864

我国婚姻法中止探视权的法定理由和方式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父或母的探视行为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利。只有当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因消失后,人民法院才应恢复探望的权利。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只有在父母的探视行为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时,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探视权才能被中止。如果父或母的行为造成其他损害,但并没有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民法院就不能中止探视权。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既是人民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也限制了人民法院的自由裁量权,以确保探视权人的权利不被任意剥夺。婚姻法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体现了婚姻法对保护子女身心健康的立法倾向。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具体内容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包括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和感情的健康。人民法院应严格按照这一法定理由作出判决,不得任意中止探视权人的探视权。一方不负担子女抚养费或不按期支付抚养费,并不是中止其探视权的条件,也不能作为中止探视权的法律依据。只有当行使探视权的父母一方患有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有酗酒、吸毒、赌博、品行不端等行为,或者对子女有暴力倾向、骚扰子女的行为、绑架子女的企图等情况下,才能认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从而中止探视权。

中止探视权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

根据婚姻法规定,中止探视权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其他个人、组织或机关都不能中止探视权人的探视权。人民法院必须通过审理并以判决的形式作出中止探视权的决定。将中止探视权的主体限制在法院范围内,可以避免直接抚养人以及其他个人、组织和行政机关对探视权人的探视行为进行干涉。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必须通过审理查明事实,确定探视权人的探视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理由。探视权人可以在审理中为自己进行辩护,维护自己的探视权。一旦中止探视权的判决生效,就具有法律的强制力,探视权人必须遵守。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也可以根据有效的判决要求强制执行,要求探视权人在法院判决的时间内不得对子女进行探视行为。

中止探视权并非剥夺,而是一种行使障碍

中止探视权只是对探视权行使的一种障碍,而不是剥夺。当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消除后,探视权人原本享有的探视权可以恢复,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视权的行使。

探视权人应考虑子女意愿

探视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探视权人在行使探视权时,应考虑子女的意愿。如果子女不同意在约定或法院判决的探视时间接受非抚养一方的探视,探视权人不得强行探视。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
延伸阅读
  1. 探视权强制执行有用吗
  2. 一方自愿放弃探视权具备法律效力么
  3. 抚养权能逗留式探视吗
  4. 离婚后如何执行探视权
  5. 什么是探视权的强制执行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离婚后的抚养费问题
  2. 国家法律对断绝亲子关系的认可问题
  3. 现在离婚孩子判给谁多
  4. 婚后财产离婚如何分配抚养权
  5. 单亲离婚带着孩子怎么判
  6. 殴打别人孩子怎么判刑
  7.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介绍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