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主体具有哪些特殊性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24
融资租赁合同主体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对于出租人主体资格的取得,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从事融资赁合同的出租人为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而不是自然人。具体是如何的,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殊性质
要式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要式合同,即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由于融资租赁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租赁期限较长,标的物数额较高,各国的法律均要求融资租赁合同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双务有偿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有偿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取得权利是以偿付代价为前提的合同。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和承租人互相承担给付义务,出租人享有的权利就是承租人负有的义务,反之亦然。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通过履行融资租赁合同给予对方当事人一定的利益,对方当事人在取得该利益时都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
主体特殊性
融资租赁合同的主体具有特殊性,主要是指对于出租人主体资格的取得,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规,从事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必须是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而不是自然人。同时,能够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必须具有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资质,否则不得进行融资租赁业务。
租金特殊性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具有特殊性。与一般租赁合同不同,出租人在一般租赁合同中的投资回收来源于不同承租人在每一租期内所缴纳的租金之和,出租人的租赁成本不可能在一个承租人那全部清偿,因此租金具有非全额清偿性。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是一种完全清偿性的租金,出租人通过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收取租金的方式回收本金并赚取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融资租赁更类似于中长期贷款。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构成包括设备购置成本、融资成本、手续费及利润。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43条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应当根据购买租赁物的大部分或全部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确定。如果承租人为设备投保,险费应计入租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