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1-08
亲子鉴定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当时的亲子鉴定方式是通过滴血认亲,认为血液相容即为亲生关系。例如,《南史》中记载了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然而,滴血认亲的方法在科学上已经被证明是不科学的。
血型检验是通过检验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志来判断亲子关系。主要包括红细胞抗原分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红细胞酶型及血清型。
DNA多态性检验是目前最准确的亲子鉴定方法。它包括DNA指纹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血液、精液或毛发等组织可以作为检材。利用这种方法,非亲子关系的排除率可以达到100%,亲子关系的确认率为99.99%。
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通常是在离婚案件中附带进行的,需要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提出申请。如果是独立请求亲子鉴定,法院通常不会受理。当事人应在法院规定的指定举证期限内提出亲子鉴定申请,并经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协商确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指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子女年满十周岁,应尊重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坚决不同意鉴定,法院将不会进行鉴定。如果提出鉴定的一方没有其他充分证据来证实亲子关系,法院将推定子女为婚生子女。
现行法律对亲子鉴定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1987年的一份批复中肯定了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的适用性。但该批复强调应从保护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慎重对待亲子鉴定。
在亲子鉴定确认为非婚生子后,法院将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并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做出以下判决:
如果亲子鉴定证实子女非男方所生,丈夫将不再有义务负担非婚生子女的抚育费。子女的抚养权和抚育费将由女方承担。
女方应承担男方一定数额的精神赔偿金。因为女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其他异性保持性关系并生育非婚生子女,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违反社会公德,给男方带来了重大的精神损害。
女方应返还男方原本承担的子女抚养费。具体数额应根据女方的偿还能力和男方的收入抚养情况来确定。
法院通常不会强制进行亲子鉴定,如果一方不配合。然而,男方可以通过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例如,提供夫妻双方和子女的血型证据,或提供无生殖能力的医学鉴定结论,或提供证据证明在怀孕期间双方没有同居,或提供证据证明子女的外貌特征与夫妻双方的种族特征不同。如果男方提供了这些证据,而女方拒绝鉴定,法院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推定证据成立,并认定子女为非婚生子女。
亲子鉴定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特别是在夫妻感情尚未破裂的情况下。亲子鉴定对于那些并非出轨的妻子可能带来严重的情感伤害,直接影响夫妻感情。然而,在离婚案件中要求亲子鉴定是可以理解的。法院同意当事人的亲子鉴定申请,并确认亲子关系,这有助于道德建设。我们应该像制止不忠行为一样,制止女性对丈夫的不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