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不开职工大会合法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02
公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依法按程序进行企业改制,那么企业改制不开职工大会合法吗?关于公司改制职工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公司改制职工补偿标准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企业改制是否需要召开职工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的必要性
企业改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两个方案,即《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这两个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和投票表决。前者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者则需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审议并通过或否决。
公司改制中的职工补偿标准
根据工作年限发放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公司改制时会向其发放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工作,劳动者将获得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劳动者,将按照一年的标准发放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的月平均工资,那么经济补偿金将按照企业的月平均工资计发;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的月平均工资的3倍或3倍以上,那么经济补偿金将按照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公司改制中的经济补偿金发放形式
资金来源与支付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中央和大多数地方政府关于改制企业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文件中强调了“以企业国有净资产支付”的资金来源问题。然而,并没有明确规定或限制以何种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从财务角度来看,以净资产支付经济补偿金可以采用股权形式、债权形式和现金形式进行支付。
1、现金支付形式
现金支付形式要求企业以现金支付给员工作为解除长期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对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决,不会给改制后的企业留下后遗症。然而,这种方式将大量占用企业资金流,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容易陷入危机。
2、股权支付形式
股权支付形式是将企业的净资产以经济补偿金的方式分配给每个员工,使员工成为改制后企业的股东。尽管相关文件政策允许这种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明显障碍。首先,由于《公司法》对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员工持股人数受到限制。其次,员工持股载体的组建已经难以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因此员工如何以何种身份、方式持股是首要问题。此外,大多数地方政府更希望改制后企业由原企业的经营层绝对控股,而不支持所有员工共同持股。因此,以股权形式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方式。
3、债权支付形式
如果改制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差,为了缓解改制成本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可以将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转化为改制企业的债务,并相应减少企业的净资产。改制后,员工将持有改制后企业的债权,并按照规定和条件获得偿付。以债权形式支付经济补偿金,必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批准,以避免违反《会计法》和《税法》的风险。
企业改制是否需要召开职工大会的合法性
职工代表大会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企业改制必须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这是必要的程序之一。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后涉及员工安置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职工代表大会的投票表决对于职工安置方案的正式实施至关重要。因此,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企业改制必须召开职工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