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2-01-12
【案例】
2008年3月20日、24日,被告平安保险分公司出具两份保险单,保险单载明:被保险人为刘程华,保险车辆为无号牌货车,被告业务员为其填写赣E新号,投保险种为商业第三方综合保险和交强险。保险期限一年,保险费8143元。同日,申请人向被告营销服务部缴纳保险费8143元。2008年4月14日11时,原告蒋水良驾驶该车在鄱阳镇工业园路口与周志奎驾驶的改装车甘05/60013发生碰撞,被撞拖拉机受损,造成周志奎受伤致残,后经法医鉴定为七级伤残。城镇户口周志奎受伤住院31天,医疗费用(含鉴定费)共计31163.7元。伤残等级7级,伤残赔偿金76408.32元。甘05/60013改装拖拉机因事故损坏报废,车辆损坏损失价值及鉴定费合计18550元。
【分析】
处理此案有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不支付第三者责任险,因为根据保险合同第三条第一款规定:“除另有约定外,保险事故发生时没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号牌或者临时号牌、临时移动许可证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姜水良与保险人不存在保险合同关系,也不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即不具备本案原告资格。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应缴纳第三人责任险,《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免责条款不适用于被告平安保险上饶分公司。蒋水良也应该是本案的原告。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由被告支付第三者责任保险费用,《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免责条款不适用于被告某平安保险分公司。蒋水良不具备本案原告资格。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被告提出不缴纳第三人责任险,该抗辩不能成立。原告刘程华、姜水良合伙购买货车,为被告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这两份保险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根据保险合同第三条第一款:“除另有约定外,保险事故发生时没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号牌或者临时号牌、临时移动许可证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被告明知原告车辆未登记上市,仍接受原告的保险,收取保费并出具保险单,未明确告知原告保险免责条款,应视为双方无牌给车辆投保的约定。根据《保险法》第18条规定:“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应当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如果没有明确说明,该条款将不会生效。”因此,免责条款不适用于被告的某平安保险分公司。
二、被告提出江水良不具备本案原告资格,这一论点被采纳。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的权利义务只约束合同当事人,而不约束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在保险合同中,只有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才是合同的当事人。在本案中,只有原告刘程华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原告刘程华未将保险标的事先与他人共有的事实告知保险人,事后也未得到保险人的认可。没有保险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原告刘程华与原告姜水良合伙购买了该货车,并为被告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两份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被告应根据保险合同提出索赔。被告提出对保险理赔款的支付无异议,但未缴纳第三方责任险。根据保险合同第三条第一款和《保险法》第十八条,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被告提出原告蒋水良的主体不合格,法院接受了这一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