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20 更新时间:2023-09-13
在刑事案件中,庭审笔录的签字并非必要。
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并非代理人,而是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与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不同,在刑事诉讼中,律师的陈述与被告人的陈述具有相同效力。即使在法律意见方面,如果被告人表示不同意,律师的意见也不会作为被告人的辩论观点。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并非独立主体,他的意见必须以被告人的意见为准。只要被告人授权律师,律师对于事实的确认即为被告人的确认,他的法律意见即为被告人的意见。因此,在民事诉讼案件的开庭笔录上律师需要签字确认以示负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若仍需延长,则需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庭笔录应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盖章。若拒绝签名或盖章,则应在案卷中记明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通过使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同步转换生成庭审文字记录,并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和诉讼参与人核对签字后作为法庭笔录进行管理和使用。
若诉讼参与人对法庭笔录有异议并申请补正,书记员可播放庭审录音录像进行核对和补正。若不予补正,则应将申请记录在案。
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庭审录音录像可以替代法庭笔录。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庭审笔录律师需不需要签字的相关内容。律师在处理法律问题时能够提供帮助,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律师。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手心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第七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第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