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6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如果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该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事故中赔偿义务人给予受害者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项目也不同。浙江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是根据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的。因此,在计算浙江各项赔偿金额时,当事人应查清相关数据,以确定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
根据规定,如果因工伤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其委托的代理律师在以下期限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应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应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应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
对于因病致残或非因工致残的等级评定和其他鉴定,应按照相关规定的时限提出申请。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如果被鉴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如果是用人单位单独申请,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当工伤职工经治疗后仍存在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时,应进行伤残鉴定。通常情况下,伤残等级鉴定是在工伤医疗期满时进行。但是,如果医疗期尚未满,但工伤职工的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也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由于工伤对人体致残的情况和结局各不相同,伤残的性质、健康恢复状况、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各异,不同个人和不同伤残的最佳鉴定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判断。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时,所在单位应按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