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保险诈骗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05

 
284231
导读:个人实施保险诈骗,金额1万元以上。单位实施保险诈骗,金额5万元以上。保险诈骗罪的处罚标准是,保险诈骗金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罚款,但不超过10万元。

保险欺诈的手法

保险欺诈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以下是保险欺诈的两种常见手法:

一、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保险标的在人身保险中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健康。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故意对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作虚假陈述,使保险人误以为保险标的存在而签订保险合同。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是人身保险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

  1. 故意隐瞒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将不符合投保年龄的人作为符合投保年龄的人投保。
  2. 隐瞒既往病史或现有病症投保。
  3. 隐瞒被保险人的真实职业,将高风险职业作为较低风险的职业投保。

二、故意制造被保险人死亡、残疾,编造虚假事故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

人身保险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或疾病为给付条件。为了获取保险金,一些投保人、受益人会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常见的手法包括:

  1. 故意制造被保险人死亡,如伪装被第三者袭击、伪装交通事故等。
  2. 故意制造被保险人残疾,如伪造手指缺失并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 编造虚假的保险事故、伪造证明材料来骗取保险金。
  4. 夸大损失程度,如在医疗费赔案中夸大病情。

保险欺诈罪的构成要件

保险欺诈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第五十六条,保险欺诈行为达到以下数额时构成犯罪:

  1.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2.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只有欺诈数额达到以上标准,才构成保险欺诈罪,否则属于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而不会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不同的犯罪主体,个人实施保险欺诈罪的标准是一万元,单位实施保险欺诈罪的标准是五万元以上。

延伸阅读
  1. 50万重疾险一年多少钱
  2. 地域管辖的法律条文
  3. 车祸造成人员伤亡是否能和解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5. 保险合同解除的条件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所需材料
  2. 关于《保险法》上述二条规定之间的关系
  3. 商业车险退保的条件及所需材料
  4. 同等责任医疗费的承担方式
  5. 海关扣押车的处理程序
  6. 签单约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项
  7.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保险公司的赔偿方式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