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1
股东抽逃出资行为,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公司可以对其股东权利进行相应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如果股东请求法院判定这些限制无效,法院将不予支持。
当股东全部抽逃出资后,如果公司发出催告并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返还出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而非董事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如果该股东请求法院确认这一解除行为无效,法院将不予支持。
(1)当股东抽逃出资后,如果公司或其他股东要求该股东返还出资本息,并要求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予以支持。
(2)当股东抽逃出资后,如果公司债权人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要求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予以支持。然而,如果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了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法院将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