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产生房屋拆迁合同纠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如何处理产生房屋拆迁合同纠纷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0-24

 
283351
导读:当事人因履行拆迁补偿安置合同而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形式解决处理,协商未果难以达成共识,依照法律向当地相关仲裁机关申请行政裁决,即使对于裁决结果不服,也可以通过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及处理方面

一、拆迁安置合同的效力审查

拆迁安置合同的效力审查主要从合同的主体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应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来确定合同的主体。对于分支机构或被委托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被拆迁人应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包括通过继承、买卖、离婚、赠与等形式已享有被拆迁房屋的实际所有人。拆迁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二、拆迁安置合同的产权纠纷处理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被拆迁人有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权利。对于产权纠纷,如果合同有约定,应按照合同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应按照法规处理。对于共同所有的房屋,可以进行产权调换,对于拆除的违章建筑和超期临时建筑,不得进行产权调换和补偿。对于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只能进行货币补偿。

三、拆迁安置合同的补偿纠纷处理

拆迁人往往以低廉的价格拆迁原居民住宅,导致补偿费用过低或者未进行补偿。在处理补偿纠纷时,应按照合同约定处理,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对于作价补偿,应根据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的安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补偿的金额,并充分考虑地段差异。对于不同使用性质的房屋,应有不同的补偿标准。承租人在租赁期限未满时,有权要求返还已付租金并赔偿损失。拆迁人应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对于拆迁人违约延长过渡期限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四、拆迁安置合同的安置纠纷处理

拆迁人擅自改变安置的面积、地点、楼层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应按合同约定给付被拆迁人。拆迁人以无房为由拒绝安置的,应按合同约定给付被拆迁人。如拆迁人拒绝执行,可通过划拨拆迁款项购置房屋并强制执行。对于拆迁人将同一房屋补偿给多个被拆迁人的情况,应确认争议的房屋归最先订立协议的一方。对于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地点、面积等,应有利于被拆迁人的解释处理。

五、拆迁安置合同的处理方式

拆迁方和被拆迁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也可以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协商解决是首选方式,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相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遵守法律是财产分配和纠纷解决的前提
  2. 安置补偿协议纠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3.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4. 住改非房屋在拆迁中是否需要增加补偿
  5.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小产权房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
  2. 拆迁赔偿房产能否抵押贷款
  3.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处理方式
  4. 离婚后按揭房过户的法律规定
  5.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6. 如何办理房屋抵押业务
  7. 宅基地拆迁补偿纠纷的解决途径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