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13
在拆迁项目中,一些拆迁户突然被告知他们的房屋存在建设不合法的问题,被认定为违建,从而被剥夺了赔偿的权利。拆迁户们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正常居住,为什么在拆迁时却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呢?此外,一些拆迁户还收到了拆除违建的通知。
2018年6月14日,湖北某市某区的张女士家的私有房屋被区人民政府规定强制拆除。在强拆前两天,张女士家收到了一份告知书,告知她的房屋属于违法建设,政府将于6月14日依法拆除,并责令张女士及家人在规定时间内搬离。然而,告知书并未告知张女士其他陈述、申辩、救济等权利。在收到告知书后的第三天,区政府便强行拆除了张女士家的房屋,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害和无家可归的困境。
张女士家随后将此案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我们作为其代理人,提出了几点观点:
在律师的努力和法院的支持下,张女士家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然而,类似张女士家情况的拆迁户并不少见,他们并不是每个都能取得胜利。
以下几种房屋并不能被认定为违建,但经常被违法拆违: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主要约束城市、乡镇规划区内的相关活动,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此之前,适用的是198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该条例主要约束城市内的房屋。大部分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不适用城市规划条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1993年颁布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范。因此,如果在拆迁过程中,行政部门适用的是《城乡规划法》,而该房屋是在2008年之前建成的,直接以该法来规范是错误的。
一些农户因家庭人口增加,例如子女成人结婚之后,房屋空间已经不够居住,因此在自家老房子上加建或在剩余的宅基地面积上新建房屋,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房屋在拆迁时不能完全被认定为违建,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查和确认。
房屋征收决定公布后,房屋被划入征收范围,对房屋的登记情况和性质进行确认等调查工作由征收方组织实施,其他部门不应额外对房屋是否违建进行认定。同样地,在征收决定发布后,营业用房的工商营业手续停止办理,户籍信息冻结,这是征收决定产生的法律效果。如果在拆迁活动进行中,对房屋进行违建认定和处罚,就是以拆违代替拆迁,损害房屋权利人的利益。
在拆迁活动中,许多人打着拆违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低补偿征收土地和房屋。拆迁户在面对此类情况时应采取以下三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