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揭示:“拆违”存在问题,被征收人务必警惕受骗风险!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11
导读:招数一 未经任何严格认定,就给你的房子“戴”一顶违建的帽子。招数二 拆违程序“缺斤少两”,没走完流程,侵犯了被拆迁人救济权利。招数三 边查边拆,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进行强制执除,让你惊慌失措。
拆迁时的违法拆迁行为及被拆迁人的救济权利
招数一:未经认定,将房屋认定为违建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有时会未经调查询问和现场调查就要求被拆迁人自行拆除违建,或直接对房屋进行强制拆除。这种行为明显违法,被拆迁人应积极提出异议,并启动权利救济程序。同时,被拆迁人在行政机关进行现场调查和问询时应机智配合,但要注意谨慎回答问题,并在签字前确认记录内容真实无误。
招数二:违反程序规定,侵犯被拆迁人的救济权利
在经过调查勘验后,如果行政机关认定房屋为违建,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必须书面告知被拆迁人其认定违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被拆迁人享有陈述、申辩、听证等救济权利。如果相关部门未履行告知义务就直接作出处罚决定甚至强制执行,明显是违法行为,被拆迁人有权拒绝。被拆迁人可以参与违建查处中,行使自己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并通过复议或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招数三:同时进行处罚和强制拆除,使被拆迁人惊慌失措
经过听证程序后,如果行政机关仍对房屋作出处罚决定,被拆迁人在启动法律救济程序之前未自行拆除,行政机关要对其进行催告。在被拆迁人未启动复议或诉讼程序维权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能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启动最后的强制执行程序。如果拆迁方忽视程序规定,未作出限拆决定、未经过催告程序,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并实施强拆,属于程序违法,被拆迁人可以通过复议或诉讼途径维权。
违法拆迁行为的原因及被拆迁人的救济权利
拆迁方以拆违形式威逼被拆迁人妥协搬迁,或相关部门在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忽略了程序正义,这些都是实践中出现混乱的违法拆违的重要原因。然而,被拆迁人要明白,违建查处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被拆迁人在整个拆迁过程中享有诸多救济权利。拆迁律师提醒被拆迁人,当遇到违建查处时,不要害怕或逃避,要积极参与到违建的认定处理程序中去,并关注自己在每个阶段享有的救济权利,主动行使。即使房屋最终被认定为违建,被拆迁人仍有获得拆迁补偿的权利,补偿的多少取决于被拆迁人在整个拆迁过程中的取证和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