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05
征收补偿协议是征收维权中的关键步骤,一旦签订,相关程序即告终止,律师的工作也基本完成。然而,一些被征收人可能会问,如果我对征收补偿标准和数额不满意,不签协议也不领钱,甚至不与征收方谈判,他们能对我采取何种措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除了排除典型的违法拆除行为如偷拆、误拆和帮拆外,重点讨论不签字不领钱是否意味着房屋不会被合法拆除。
答案是明确的,政府当然知道如何合法进行强制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涉及两个法律文件:在国有土地上,被征收人将收到一份名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的文件;在集体土地上,被征收人将收到一份名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的文件。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6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拒绝签字领钱的被征收人做出补偿决定,具体情形有两种:
当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持有不同意见,导致协议无法达成时,为避免双方僵持不下,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向市、县人民政府报告,由其作出补偿决定。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征收部门报告补偿决定的时间应在协议确定的签约期限之后,不能随意提前。同时,只有当政府认为补偿方式和金额等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可以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时,才能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这种情况指的是被征收房屋没有产权证明、产权人下落不明、暂时无法确定产权的合法所有人或因产权问题正在诉讼中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此降低补偿或不对房屋进行补偿,也不能因此拖延征收补偿工作。一旦补偿决定下发,根据《条例》第28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对于集体土地上的情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不再赘述。实际中,被征收人面临的局面比上述规定复杂得多。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所谓的“强制拆除”是在你不情愿的情况下使用强制力拆除你的房屋。强拆并不都是违法的,司法强拆和行政强拆违建是合法的。因此,这种错误观念必须尽快纠正。
许多被征收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拖延,才会有机会提高补偿金额。问题在于,如何拖延。以安徽合肥的张女士为例,她一个人蜗居在6层楼的楼顶,焊死通往楼顶平台的通道,生活全部在楼上进行,一年时间竟没有洗澡。然而,最终她在一个周六凌晨6点被不明身份的人带离楼顶平台,房屋也被拆除。由此可见,仅凭拖延是不够的,必须采取行动。具体而言,应积极委托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制定解决补偿纠纷的全面维权方案,按部就班地推进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等法律程序,最终实现双方都能接受的补偿结果。每一步程序都要准确到位,打击征收方违法行为,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被征收人很难自行实现上述维权要求,需要专业律师的帮助。
实践中,征收方探索出了许多法律规定擦边球的“变通”做法,以限制被征收人通过正常途径进行维权。对于这种情况,被征收人不能机械地坚持法条维权,而应学习征收方,增加应对政策手段的灵活性。通过捕捉规律,区分细节,可以实现所有拆迁维权的目标。因此,协议未签订、补偿款未领取绝不是被征收人放松警惕、大意的理由。只要项目启动,补偿不满意,强拆的风险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