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02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征收土地公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明律师的观点,有公告则有征地,无公告则无征地,被征收人在没有公告的情况下有权拒绝征地。因此,了解征收土地公告的产生过程以及被征收人可以加强审查的程序是保障其合法补偿权益的关键。
征收土地公告的产生是因为有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根据《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首先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进行受理,并在收到申请后30日内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经过上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一书四方案”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在5日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并将审查所需材料及时送达该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根据用地的需求情况,有的由省政府批复,有的由国务院批复,从而形成“征地批文”。最终,经过一系列程序,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批准的四方案。
征收土地公告是征收土地方案的最终形式,用于向被征收人公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市、县征地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
根据法律规定,这些信息应由地方国土部门主动公开,被征收人无需自行申请。此外,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的附件勘测定界图也可以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获取,以便被征收人捕捉项目违法点,为依法维权提供切入点。
面对繁琐的程序,被征收人无需感到畏惧。及时咨询专业征收维权律师,有针对性地提起程序,可以使征地项目的法律状况全面暴露在被征收人面前,从而在维权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