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与应对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生病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与应对措施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4-19

 
280026
导读:生病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公司当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职工生病以后,用人单位在法定医疗期内单方面跟职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以及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双倍,给职工支付赔偿金。

生病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和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生病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如果公司在职工医疗期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赔偿金标准

根据劳动者月工资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向生病职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赔偿金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另外,赔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生病职工的医疗期限

根据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不同,生病职工的医疗期限也有所不同: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

生病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

  1. 员工应提前30天向人事行政部提出书面《辞职报告》,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会进行离职面谈,了解离职原因并记录。
  2. 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1. 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给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 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并确认上交无误后签字确认。
    3. 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 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决定。
  3. 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4. 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生病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生病员工享有法定医疗期,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如果医疗期满后,员工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再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任何工作,用人单位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主合同变更对担保的影响及法律解释
  2. 办理完离职多久合同才能解除
  3.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4. 购房过程中合同解约定金的认识与应对
  5. 逾期履行合同的解除权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2. 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标准
  3. 企业破产时工伤待遇的解决办法
  4.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5. 打架赔偿标准及具体计算方法
  6. 交通事故工伤的法律认定和待遇问题
  7. 大脚趾骨折工伤的补偿金额和评级标准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深圳工业园区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2. 乡镇标准厂房出租协议范本
  3. 小型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4. 土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