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7
工伤认定后,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出辞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职工残疾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职工具体伤残情况,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额。我国法律将伤残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微,赔偿范围和金额标准递减。
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但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
(二)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
若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会补足差额。
(三)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会补足差额。
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1、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2、若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除补足低于标准部分外,还需额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3、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标准发放经济补偿金。
工伤后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工伤认定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放,具体金额根据员工在单位工作时间确定。每工作一年,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