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6-26
根据法律规定,10级工伤伤残鉴定赔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工资的7个月。
十级工伤包括以下情形: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等。
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赔偿金额。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事故。
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例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例如清理、安全储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伤害;另一层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例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而造成的伤害等。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目录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15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患上的职业病必须属于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条例覆盖范围内。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时,工伤保险已经包含在内。因此,当劳动者发生工伤时,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对于十级工伤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本人7个月的薪资来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