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资期间能股权转让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减资期间能股权转让吗

点击数:63 更新时间:2023-10-29

 
27943
我们都知道股权是可以进行转让的,股权可以进行内部的转让也可以进行外部的转让的,那么减资期间能股权转让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减资期间能股权转让吗

减资的目的及股权转让

减资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股东总体债务风险,并通过增资、股权转让、股权稀释等方式引入新股东。在减资公告期间,通过增资引入新股东较为麻烦,但通过股权转让和稀释方式影响较小。股权转让是股东常用的行使股权的方式之一,根据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全部或部分出资。股权自由转让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成功的体现之一。

股权转让的方式

股权是股东对公司及其事务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收益权、表决权、知情权等。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他现有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二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公司外部的其他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这两种形式在条件和程序上存在差异。(1) 内部转股:出资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出资额,属于股东之间的内部行为。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即可发生法律效力。这一行为可作为权益争议的准据。(2) 向第三人转股:股东向公司外部的第三人转让出资,属于对公司外部的转让行为。除了依上述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相关文件外,还需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登记变更。根据公司法第71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公司外部的人转让股权时,应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该规定保证了股权转让方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转让,同时也维护了公司股东之间的信任基础。

股权转让的实务操作方式

股权转让的实施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履行程序性和实体性要件后,与确定的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使受让人成为公司股东。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应签订股权转让草案,对相关事宜进行约定,并约定违约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另一种方式是转让人与受让人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然后由转让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和实体条件。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无法实现股权转让的风险,对于受让人来说风险较大。通常情况下,受让人需先支付部分转让款项,若股权转让未能实现,受让人将承担追回款项的风险,包括诉讼和执行等。
延伸阅读
  1. 共同协商原则
  2. 股权转让协议
  3.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要求
  4. 股权转让款的责任承担
  5. 股权无偿转让和股权赠与的区别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土地开发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2.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3. 股权转让协议
  4.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有限公司的债务与个人的关系
  7.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出资不实股权转让范本
  2. 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官方版)
  3. 工商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4. 关于股权转让的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