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施工法律纠纷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电缆施工法律纠纷如何处理?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3-08-13

 
278310
导读:电缆施工法律纠纷的处理方式是:首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是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是提起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已提请仲裁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或调解书;已提起诉讼的,可以请求法庭在和解协议基础上制作调解书,或者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法院记录在卷。

一、电缆施工法律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施工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1、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无第三方参与劝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通常它不仅从形式上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还从心理上消除对抗。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2、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3、仲裁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该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纠纷”;劳动争议仲裁等不受《仲裁法》的调整,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等不能仲裁。

仲裁的基本特点如下: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独立性。

(4)保密性。

(5)快捷性。

(6)裁决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

4、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法院及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是:

(1)公权性。

(2)程序性。

(3)强制性。

工程纠纷可以找的部门:工程纠纷应找劳动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各方因工程引起的纠纷,受害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避免工程纠纷的对策

1、合同条款签订应严密、有效。首先,施工方和业主有关人员应认真学习《民法典》等有关法律知识,认真学习国家和地市的有关工程的各种文件规定,并严格按规定办理工程预结算。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业主不盲目压价,施工方不接受不合理压价要求,不施苦肉计以免签订不合法的无效条款。

2、加强勘察设计管理资料。

3、施工图预算要全面、准确、合法、有效。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现场签证制度。监理工程师应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

5、在开工前应签订材料价格确认方案的规定性文件,并严格执行。以避免以材料找差引起纠纷。

另外,各级工程部门应大力宣传有关的政策法规,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那么发生纠纷的情况也比较多,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拖欠工资,工程质量等等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发生施工纠纷之后首先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无效的话可以选择仲裁去解决。

延伸阅读
  1. 劳务工程再次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2. 约定装修工期
  3. 如何防范工程造价引发的欠款纠纷
  4.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
  5. 一、工程交付的证明方法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案情
  2. 铁路运输法院的专属管辖范围
  3. 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4. 私人自建房屋施工中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5.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6.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变更条件和法律规定
  7. 建筑施工纠纷上诉状范本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装修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2. 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3. 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范本
  4.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