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什么材料?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7-23
导读: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等。在上班期间,许多人难免会碰到一些因工作而导致的事故伤害。那么这个时候,进行工伤认定是职工在发生工伤以后必经的一项流程。
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此外,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有效证明
提供劳动合同书的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2. 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提供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3.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
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
4. 两人以上的旁证证明
提供两人以上的旁证证明,即证人证言。
5. 特定情况下的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特定情况,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 (1) 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伤害,需提交派工单、出差通知书或其他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
- (2) 上下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表、单位至职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个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机动车驾驶证。
- (3) 交通事肇事逃逸的,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
- (4) 借用、劳务输出人员的情况下,需提交双方单位的协议书、借用或劳务输入单位的事故调查报告,并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申报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以及劳务输出职工名单。
- (5) 直系亲属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有效的委托证明和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 (6) 单位工会组织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单位工会介绍信和办理人身份证明。
在发生工伤后,当事人需要明确工伤的单位信息,如公司名称和办公地址。如果用人单位未购买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事件,该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员工的工伤补偿。
工伤认定申请流程
1.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
2.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已购买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会根据受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工伤赔偿标准规定,作出相应的赔偿。此外,还需要明确的劳动关系证明,一般需要有用工合同才能进行工伤认定。在进行工伤伤残鉴定或处理相关纠纷时,这些证明文件将有助于提供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