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不能离职合法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法律知识

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不能离职合法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19

 
275098
导读: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不能离职不合法,一定情形下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不能离职是否合法

在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不能离职是不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5. 因劳动合同无效导致劳动合同解除;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辞职后是否可以进行劳动纠纷仲裁

辞职后可以进行劳动纠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只要没有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期限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内提出申请。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 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延伸阅读
  1.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2. 一、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3. 一、聚众饮酒致死的责任承担问题(《侵权责任法》2020年12月31日失效)
  4. 让律师会见带话家属能说什么
  5. 新冠肺炎疫情对合同的影响及不可抗力的适用条件

公司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第一章、安全生产总则
  2. 公司股东变更程序及要求
  3.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4.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是什么
  5. 最新民商裁判规则
  6. 公司法人个人股东有什么责任
  7. 贸易公司法人代表有什么风险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