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3-12-12
在合伙创业中,股东在签订出资协议后,有时可能出现不按期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经公司催告后股东仍未缴纳出资,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出资义务,公司股东可以召开股东会决议,解除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
其他已经按照约定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未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并要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
通过股东会或公司章程,对未出资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进行合理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如果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返还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返还出资,公司可以根据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如果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股东未出资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合法手段进行处理,并且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