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7-21
(一)订立合并协议
合并协议的内容没有在公司法中具体规定,可以参照《合并与分立规定》第21条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合并协议各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2. 合并后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3. 合并后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4. 合并形式;5. 合并协议各方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6. 职工安置办法;7. 违约责任;8. 解决争议的方式;9. 签约日期、地点;10. 合并协议各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二)通过合并协议
合并协议是导致公司资产重新配置的重大法律行为,直接关系股东的权益。因此,公司合并的决定权不在董事会,而在股东(大)会。参与合并的各公司必须经各自的股东(大)会以通过特别决议所需要的多数赞成票同意合并协议。根据我国公司法第39条、第66条、第106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合并需要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公司合并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应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决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三)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四)通知债权人和公告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第3款的规定,参与合并的公司如果不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将无法合并。这表明我国公司法赋予了参与合并的公司债权人异议的阻止合并程序进行的效力。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2条中规定了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应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如果兼并后,债权人发现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遗漏的企业债务,并对兼并方提起诉讼,如果该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了该债权,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果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没有申报该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或分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因此,主管机关的批准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的必要程序。
在公司合并后,如果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应按照法律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被吸收的公司因解散应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综上所述,公司合并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公司合并后的效果要么是原有公司规模的扩大,要么是市场上出现一个全新的公司组织。但是,在合并过程中,必须确保遵循合法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