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解析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5-16

 
272482
导读:医疗事故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情况包括故意行为、重大过失或者是严重不负责导致的事故。对于符合情况的,卫生部门会要求医疗机构给受害人支付大额赔偿,不仅包括实际损害赔偿,还有一定惩罚性。医疗事故发生,首先就要明确责任。

医疗事故的惩罚性赔偿适用情形

1、故意或恶意行为

医疗单位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仍然为之。例如,为了节省开支,某些医疗单位冒险向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工厂低价购进药品及部分医疗器械。这些药品及器械质量无法达到国家标准,在使用后容易导致伤害甚至伤残。这些医疗单位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或恶意行为。

2、严重不负责的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特定的职责,必须履行积极救治、审慎注意的义务。如果违反这些义务,并且情节严重,即构成严重不负责任。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怠于救治;

(2) 相互推诿延误救治;

(3)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和规程。例如,违规收治传染病人,导致其他人被传染的行为;在进行内窥镜之前不检查免疫十项,导致他人被感染肝炎或艾滋病等。

3、重大过失

过失是指应该预见而未能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行为,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重大过失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给患者造成了重大伤害。

医疗事故调解程序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依据相关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时,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解。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发生后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新的伤害,严重会危及生命。如果经过证实,医疗事故是由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则需要承担惩罚性赔偿。在这种赔偿原则下,医疗机构承担的不仅是实际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2.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3.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4. 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5.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