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案件:法院是否依据人身损害标准审理?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5
导读:医疗事故发生后法院不一定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审理案件,通常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审理,这是由于虽然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的人身健康权益也受损了,但处理医疗事故除了需要考虑人身损害外,还需要考虑事故的等级、医院的过错程度等的因素,这是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并不涉及的。
医疗事故的法律处理程序
一、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并非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审理案件,而是依据该条例进行审理。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应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具体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然而,在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因此,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应了解诉讼的法律指导。诉前准备工作包括与医务科联系、投诉以及要求复印诊疗病历等。在医疗纠纷诉讼过程中,患方应认真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尽可能排除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诉讼阶段包括开庭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开庭阶段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并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患方应向专家小组提交详细的医疗经过和医方的过失。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决定了医疗纠纷诉讼的走向。患方应根据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并避免盲目索赔导致过多的诉讼费用。医疗事故的赔偿款项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一次性支付。总之,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应了解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和处理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